升级!鼓楼区以“八允许三维度三保障”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日期:2025-05-09 10:29 来源:鼓楼区
| | | |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日前,鼓楼区城管局立足保障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公共安全的前提,创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八允许、三维度、三保障”精细化管理举措,通过政策松绑与服务升级,平衡市容秩序维护与商户经营需求,着力打造“环境优、服务好、活力足”的营商环境,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放宽限制 商户经营“八允许” 

  在确保规范有序、安全整洁的前提下,允许以下8类宣传和经营情形。

  1.延长促销展位时间:商业综合体或重点商圈(如东街口、华润万象城等)可在红线范围内合理设置临时促销展位(按现有报备审查程序,单次活动时间从15天延长至30天)。

   

  重点商圈设置临时促销展位

  2.放宽宣传牌匾设置:沿街商户可在红线范围内放置经设计制作不影响周边市容视觉形象的小型可移动宣传牌匾、展板宣传品,且不占用公共设施、不影响无障碍通行和交通安全、行人通行,无脱落、破损、脏污等问题。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沿街商户设置宣传牌匾

  3.规范门窗宣传展示:沿街商户在自身玻璃门、窗上整齐张贴、悬挂设置的自身产品类、形象宣传类海报等,设置牢固且无脏污、破损、卷曲。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沿街商户在自身玻璃门张贴宣传类海报

  4.优化货物堆放管理:允许沿街商户非主要营业时间(22:00-次日7:00)在自有红线范围内临时堆放配送货物,结束后需及时清理。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5.增设临时等候区:允许咖啡、茶饮等沿街商户在红线范围内,不占用市政道路前提下,设置顾客临时等候区、就餐座席。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咖啡、茶饮等沿街商户设置临时等候区或就餐座席

  6.规范招牌设置:商业办公楼宇、金融机构等可在红线范围内设置招聘招商类招牌,无脱落、破损、脏污等问题,确保安全美观,位置由执法中队指定。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7.放宽户外广告限制:商品房项目可设置临时户外广告、宣传条幅及引导性标识,高度和面积符合规定即可。向行政服务大厅申请许可。

  8.增设功能性指示牌:商业办公楼宇、产业园区经产权单位同意后,可设置功能性指示牌,且不占用公共设施、不影响无障碍通行和交通安全、行人通行,无脱落、破损、脏污等问题,确保安全美观。商户向属地执法中队申请,经现场指定位置同意后并签订《自律公约》,报区城管局备案。

  简化流程 提升服务“三维度” 

  鼓楼区创新城市管理模式,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推行“服务+监管”模式,从“三维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审批有速度: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实现“最多跑一次”,并为新入驻商户提供上门普法指导服务。

   

  大厅工作人员窗口审批现场图片

  2.服务有精度:按照“一街一策”原则,指导商户规范出店经营,支持新开业引流活动。经属地街道和执法中队研究沿街商户签订《自律公约》,并报区城管局同意后,在门前统一划定区域用于规范出店经营。

  3.执法有温度:践行“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商户共建共治。

  长效管理 市容维护“三保障”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构建“三保障”工作机制,通过商户自治激发主体责任、执法严管强化制度约束、部门联动凝聚治理合力,推动市容秩序管理规范化、长效化。

  1.商户自治保规范:商户需确保经营活动安全、整洁、有序,禁止占用主干道、消防通道及使用高音喇叭扰民。

  2.执法严管保秩序:属地执法中队加强巡查,对违规行为下发整改通知,拒不整改者将公示处理结果。

  3.部门联动保长效:住建、商务、城管等部门协同监管,违规行为将纳入商户信用档案,影响后续政策支持。

  后续,鼓楼区将根据市容市貌管理实际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支持举措内容,也欢迎企业商户与市民朋友们对新举措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城市环境,打造更具烟火气与品质感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相关链接: